近日,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榮斌在《中國環境報》發表署名文章:千島湖保水漁業形成生態產業鏈。全文如下:
千島湖,浙西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湖區面積573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7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5%,湖內有各種淡水魚類114種。如此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讓人很難與千島湖曾經的貧窮聯系到一起。
1959年隨著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建成,29萬淳安百姓響應國家多帶新思想、少帶舊家具的號召背井離鄉,兩座千年古城連同30萬畝良田,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湖底。淳安由建庫前的甲等縣、富裕縣,一下變成了建庫后的貧困縣,“八山半田分半水”是對當時淳安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為快速改變一窮二白的地方經濟,當地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開山辦廠發展工業,但由于生態資源的無序開發,造成生態系統的失衡。20世紀末千島湖水體出現局部大面積藍藻暴發的水華事件,震驚全國,也驚醒了勤勞質樸的淳安人民。
進入21世紀,中國林業集團公司秉承關愛全球森林、承擔生態責任、合理利用資源、引領行業發展的理念,與淳安縣建立戰略合作,并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學等眾多國內前沿的水產研究機構,通過對千島湖生態系統的長期研究發現,造成千島湖局部大面積藍藻暴發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水體中的漁業資源受到了破壞。從此,淳安開始實施封山育林和封庫禁漁,大力發展生態綠色經濟和環保循環經濟,并從實踐中找到了一條以魚護水、以水養魚、以魚富民的魚、水、人和諧相融的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
千島湖有機鰱鳙魚,以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餌料,每生長1公斤,就可以消耗近40公斤的藍綠藻。通過大量的種苗增殖投放,經過長達7年的自然生長,能將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轉化為魚體蛋白質,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魚貨捕撈將其帶出水體,從而達到凈化水體的作用,實現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這就是今天被人們所熟知的“保水漁業”理論體系。今天,保護漁業資源就是保護水
資源、保護水資源就必須保護漁業資源的理念已深深地在淳安人民的心中落地生根。
在20載的歲月中,千島湖淳魚通過理念創新,實施有機魚和原產地標志認證,實現了從一條普通的鰱鳙魚到中國第一條有機魚;通過商標注冊,實施低成本創意營銷,實現了從一個地方農業品牌到中國淡水活魚類第一個馳名商標;通過延伸產業鏈,實施精細化生產和運營,實現了從單一的傳統漁業到一、二、三產相互融合發展的品牌和創意漁業;通過場景重構,實施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實現了從一個簡單的捕撈場景到“中華一絕,巨網捕魚”旅游項目。
一條魚完美地把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這一看似矛盾的雙方相互融合統一起來,在全國掀起了一股吃魚頭的熱潮,并帶動了全國魚文化主題餐飲業的興起和地方旅游、餐飲、物流以及水飲料業的繁榮和發展。逐步形成了以生態為依托、以保水為前提、以文化為統領的集養殖、管護、捕撈、銷售、加工、烹飪、旅游、文創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被譽為中國水庫湖泊生態漁業發展的千島湖模式。
目前,千島湖常年保持著國家一級地表水體,能見度達10米以上。每年漁業直接經濟產值逾10億元,直接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產值逾50億元。淳安城區擁有大大小小的魚餐飲酒店逾1500家,直接和間接帶動地方就業近5萬人(次)。年接待國內外游客上千萬人(次),相繼接待前來考察交流的企業和組織逾100批(次),實現旅游經濟收入近120億元。
千島湖淳魚因凈化水體生態環境而“生的偉大”,又因給人們帶來美味和走上富裕而“走的光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個影響深遠的生態文明新理念為淳安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1世紀的今天,淳安因魚而美,因美而富。中央財政出資3億元、浙江省和安徽省各出資1億元,建立了全國首個流域性生態資源保護補償機制,成為全國戰略性水源儲備地。同時,作為杭州市的后花園,市委、市政府啟動的千島湖引水工程,將讓沿途和杭州市的上千萬居民喝上干凈的千島湖水。淳安,依托千島湖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正行進在堅定秀水富民路、建設康美千島湖的改革發展中,站在實踐“兩山”理論的潮頭上,淳安人民立志勇當排頭兵,做出千島湖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