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子,能撬動多大的市場?在“以竹代塑”倡議的戰略引領下,中林竹纏繞創新團隊聚焦竹材工業化領域的產品設計和研發,突破傳統竹產業發展瓶頸,為“以竹代塑”產業高質量發展“竹”入科技動能,做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追夢人”。近日,中林竹纏繞創新團隊也憑借技術創新推廣得到業界的認可,團隊骨干翁赟榮獲“中國竹產業協會三十周年先進個人”稱號。
中林竹纏繞創新團隊骨干翁赟(右二)
戰略領航 以竹代塑謀發展
“每年我國約閑置1.1億噸竹資源,這是極大的資源浪費。我們立足這些閑置的竹資源,努力突破傳統竹材應用領域,創新應用竹纏繞復合材料替換高能耗、難降解的鋼鐵、水泥、塑料等傳統材料產品,不斷拓寬竹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翁赟說道。“竹纏繞復合材料不僅僅是綠色低碳的新型生物基材料,大量推廣也可以為竹農提供工作崗位,帶動他們致富。尤其是當中國政府和世界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時,作為一線的科研工作者,我激動極了,我感覺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春天來了!”
在國家“雙碳”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中林竹纏繞創新團隊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苦練內功,針對制約我國竹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成功設計開發出可替代鋼筋、水泥、塑料等傳統高能耗材料的竹纏繞技術與產品,使我國在竹纏繞復合材料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目前,中林集團擁有竹纏繞復合材料專利236項,其中發明專利52項,實用新型專利173項,竹纏繞技術迭代和創新研發持續進行中。竹纏繞產品包含竹纏繞復合管、竹纏繞管廊、竹纏繞房屋等類型,在市政、水利、交通、建筑等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示范推廣應用。
綠色轉型 降本增效譜新篇
實現竹產業的綠色轉型發展,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也需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定力。為了讓竹纏繞復合材料這一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翁赟在竹纏繞復合材料領域核心技術科研崗位奮斗十余年,深入成果轉化第一線,努力了解生產中的卡脖子技術,帶領團隊刻苦鉆研,成功研發出價格低廉且強度較高的水性氨基類樹脂,并完成復合材料中界面粘接改進技術。從業期間,他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和獎勵,成功申請專利20余項,參與編制1項國家標準及多項行業標準。
中林竹纏繞創新團隊堅持以應用為導向,不斷推進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努力實現降本增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2022年12月,中林竹纏繞復合管道在煙臺蓬萊區新港路建設中正式敷設,助力煙臺市低碳城市建設;2023年9月,中林集團所屬中林鑫宙竹纏繞發展有限公司榮獲“中國竹產業發展潛力企業”榮譽稱號。
錨定目標 守正創新繪藍圖
歷史從不辜負搏擊者、奮進者。今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將竹纏繞復合材料列入“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鼓勵竹纏繞復合材料替代工業生產、建筑建材等重點場景領域的相應塑料制品。征途如虹,浩蕩前行,中林竹纏繞迎來發展新機遇。
“以竹代塑”的關鍵在于技術突破,瓶頸是科技創新,攻克技術難題才能實現產品革新。中林竹纏繞創新團隊立足節能減碳,錨定竹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目標,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不斷推進新型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做響應“以竹代塑”倡議的堅實力量。
未來,中林竹纏繞創新團隊將繼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竹纏繞復合材料技術為起點,加快推動竹產業低碳轉型,全面強化科技管理體系建設,逐步健全完善科技創新機制,以科技創新厚植企業高質量發展根基,繪就“以竹代塑”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