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大巴山深處,云騰霧繞,青山蔥翠。重慶市城口縣國家儲備林項目區,一片片森林綠意盎然,一排排樹木筆直挺拔,這里如同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4年前,重慶首開國儲林項目先河,國家儲備林建設在城口縣拉開序幕。該縣以 8.34 萬畝國有商品林地入股中國林業集團重慶林投公司,并合資組建成立城口縣大巴山林業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大巴山公司”),具體承擔國儲林項目施工建設、運營等工作,成為重慶市國家儲備林項目首個試點縣。
4年來,在重慶市林業局、中國林業集團的關心支持下,重慶林投公司和城口縣共同攜手,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打造森林康養產業,走出了一條林地增值、農民增收、綠樹增多的可持續發展新路,既留住了“青山綠水”,又生出了“真金白銀”。
“國儲林+N”發展林下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城口縣位于大巴山南麓,生態資源豐富,山地氣候明顯,優良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大量高品質天然綠色中藥材。
為此,城口縣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國家儲備林項目豐富的山林資源優勢,通過以商招商、資源招商等模式多方引進多個企業,在項目區投資建設林下中藥材產業示范基地,采取“國儲林+N”的模式發展林下經濟。
通過多企聯動,共同延伸產業鏈,采取提供林地、配套撫育改培項目等一系列措施,與多個市場主體在城口縣修齊鎮嵐山村、大興村以及周溪鄉龍豐村等地合作建設天麻、黃連、淫羊藿林下產業種植基地。截至目前,已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5000余畝,建成高含量淫羊藿種苗基地1個,天麻全產業鏈加工廠1座,實現多種經營總產值7000余萬元,新增農民就業237人,新增勞務工資總額3000余萬元。
同時,特色品牌也在加快建立。大巴山公司走“深加工、精包裝”的發展道路,以打造林產品產業鏈建設精品為重點,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與多個企業合作創建林下特色品牌,逐步實現產銷“一條龍”。
“企業+村集體”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年我家國家儲備林林地流轉47.1畝,增收1884元,林地流轉持續時間36年。”一位林農介紹。
2020年,該林農參與城口縣硝水壩村示范林建設、國家儲備林森林撫育項目務工,獲得務工收入7950元;其妻勞動了32天,收入4800元。他們一家2020年通過國家儲備林項目實現增收14634元。
城口縣依托農村“三變”改革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政府主導、銀行主推、企業主體、農民主力”四方作用,推動國家儲備林項目精準落地。
充分結合項目區實際,引導就近林農自主創新、自謀發展,逐步組織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致富能手在項目區內發展有收入的林藥、林禽等產業。目前,已有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施工隊伍通過在公司項目區內務工、學種植技術、合作共建項目等方式意向性發展種植業及畜牧業。
“我們充分依靠村集體經濟組織,動員引導農民將林地入股村集體經濟組織,再流轉到重慶林投公司,組織農民參與國家儲備林項目經營管理。”大巴山公司負責人介紹,實際操作中優先雇傭租地農民參與項目實施,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民。
據介紹,國家儲備林項目建成每年可增加項目區林農林地流轉費用2400萬元、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費用600萬元,每年新增農民林木采伐分成150萬元。
同時,通過實施國儲林區中幼林撫育、改培、新造和林下產業等項目,每年在城口新增投入不低于2000萬元,解決就業3000余人,增加農戶勞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其中林下產業發展帶動林農就近就地務工100000人次,勞務收入1000余萬元。
這里的樹木不僅優化了生態環境,更成為了村民的“搖錢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城口已收儲國家儲備林70萬畝,累計兌付收儲資金6.8億元。
“試點+示范”國儲林項目助推鄉村振興國家示范縣
在道地藥材(淫羊藿)生態種植基地,茂密的森林下種植了大片淫羊藿藥材,葉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未來,這里將規劃建設高含量淫羊藿生態種植基地10000畝,形成配套建設種苗培養基地、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和倉儲基地。
當前,作為中林集團在重慶布局的第一個項目,城口國儲林建設再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年6月,重慶林投公司與城口縣政府簽訂了《共同創建利用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助推鄉村振興國家示范縣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國家儲備林建設為抓手,實現“建成一個中心項目、兩個林下產業全產業鏈、三類產品開發、四個萬畝基地”目標,將城口打造成為國家儲備林助推鄉村振興全國示范縣。
“隨著項目的實施推進,城口國儲林試點+鄉村振興示范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將持續凸顯,實現保護生態與助農增收的高度統一。”重慶林投公司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準確把握國儲林項目生態、民生和經濟三重屬性,在森林碳匯、松材線蟲病防治、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深化與城口縣的合作,共同推進利用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助推鄉村振興國家示范縣建設,共同打造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全國樣板和標桿。
得益于試點+示范的疊加利好,當地將探索“國儲林+旅游”模式,布局森林康養產業,依托城口青山綠水資源,充分利用革命老區文化,啟動建設大巴山生態民宿村等載體,加快推進林業產業建設步伐,帶動當地群眾走上“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