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莆頭港,探索“前港后園”模式,注重低碳化、智能化,著力打造“碳中和”木業產業園——
帶芯片的木托盤
仲夏時節,秀嶼港區莆頭港,萬方堆場,巨木高壘。一墻之隔,一期占地487畝的福建省國林木材產業園內,叉車往來繁忙,將一摞摞木托盤整齊裝車,發往國內各地。
產業園倉庫內的木托盤整齊碼放,白色塑料片內有智能芯片
這種托盤,很多人陌生,但在碼頭、超市、倉庫等地,它的身影隨處可見,被廣泛用于貨物的集裝、堆放、搬運,是現代化物流作業不可或缺的工具。托盤一般分為金屬、塑料和木質三類,其中,木制托盤因其價格便宜、性能結實、固碳環保等優點,使用最為廣泛。瞄上港口優勢,福建省國林木材產業園落戶莆頭港,做大木托盤產業。
制作木托盤,先要鋸原木、初加工,接著烘干、切割、拼接等。在產業園烘干區,記者看到,40個100立方米大的烘干窯分列兩排,打開窯門,整齊碼放的板材散發著原木清香。鍋爐區,一臺15噸重的鍋爐正源源不斷為烘干窯供熱。
“我們的鍋爐不以化石能源為燃料,而是完全使用木材加工的邊角料所制成的生物質顆粒,廢氣通過干電除塵、水磨除塵后,達標排放,吸附固化的爐渣交由第三方資質企業處理再利用。”福州國林林產品有限公司周志民介紹,該鍋爐節能效果突出,計劃再增設一臺。
木托盤全自動生產線
烘干窯旁,便是木托盤全自動生產廠房。只見工人將切割好的板材放入傳送帶,兩分鐘內就完成墩頭、橋板、面板、底板的布釘固定。
“與傳統木托盤不同,我們的托盤通過植入芯片,有助于實現物資全流程智能管理。”該園區托盤生產負責人帶著記者來到倉庫,這里數萬個托盤猶如大廈般整齊碼放,每個托盤都被噴涂成綠色,托盤側面用螺絲固定著一片白色塑料片,上面印有中林集團標志和條形碼,這便是中林集團數字化木托盤智能芯片。該芯片采用射頻識別技術,托盤只要進出倉庫,就可實現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極大提高倉庫管理效率,提升搬運裝車速度,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木材從烘干窯烘干后運往各地
作為林業行業唯一中央企業和國家生態產業建設主力軍,中林集團圍繞“實現木托盤循環共享,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目標,以福州國林林產品有限公司作為木托盤項目實施主體,以福建省國林木材產業園有限公司為生產主體,以中林載具(福建)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為運營主體,打造木托盤產業基地,發展“木托盤上的固碳經濟”?,F階段木托盤月產能最多30萬片,未來規劃月產能200萬片,年產值30億元。
航拍福建國林木材產業園
“立足莆頭港的進口木材,我們與莆頭港聯手探索的‘前港后園’港產一體發展新模式,正成為我們打造‘碳中和’木業產業園的關鍵。”周志民告訴記者,每1立方米木材可生產18片木托盤,按照年產量1000萬片托盤測算,其原木材料每年要使用約60萬立方米,每年可固碳約53萬噸。
新聞鏈接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信息顯示,木材和木制品是高效廉價的碳封存體。木材工業不僅加工能耗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廢次品均可以作為生物質燃料使用,在提高木材利用率的同時,減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木托盤以天然木材作為原材料,只要處于使用狀態就一直會作為碳儲存庫而存在。生產和使用木托盤可以達到固碳作用,抵消部分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