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小小的種子
連著“國之大者”
創新求變、攻堅克難、保護利用……
神州大地上
種業發展破土而出
蓬勃、茁壯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種業是現代農業、漁業發展的基礎,要把這項工作做精做好。
中林張掖金象種業
專心育好一粒“種”
中林金象種業是中國林業集團全資子公司,是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種子公司。近年來,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安全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圍繞玉米制種主業,強研發、重質量,不斷培育讓農民安心的“放心種”、讓農民增產的“高產種”,扶助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
加強研發體系建設
培育優質自有玉米品種
種子質量關乎農業生產的成敗、豐歉,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至關重要。中林金象種業高度重視種業科技創新,積極選育玉米高產穩產品種,為糧食安全提供堅實保障。僅2022年,在種業的研發投入就達1500萬元,2023年預計將達到2500萬元。真金白銀的投入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回報。截止目前,中林金象種業公司已獲得審定玉米品種15個,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新疆等地區年推廣面積超過500萬畝,其中2022年國審品種【金象7201】被國家農業農村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評為東華北中晚熟綜合表現優良品種。
加強質量標準建設
建立金象種子更高質量標準
種子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金象種業嚴格按照“體系標準”控制田間生產環節和種子加工質量指標,嚴格執行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內部質量標準,每年為客戶生產的種子質量和產量都明顯高于當地其他種子公司(同品種)。河西走廊溫度最高的時候正是事關種子質量關鍵環節的去雄去雜期,白天平均氣溫高達32度到38度。金象種業質檢團隊從早到晚穿梭于田間地頭,每天行走二十公里是常態。他們嚴格檢查制種田去雜去雄情況,一旦發現有露頭、散粉的玉米珠,會第一時間告訴農戶處理,有時候來不及通知,質檢員便自己拿著鐮刀去割除,確保授粉的單純性和種子的純正性。正是嚴格的質量標準與敬業的工作態度,保證了種子的高質量,讓農戶用得安心放心。
加強加工全過程管控
為種子安全保駕護航
為提高種子加工質量,不斷加大對種子的科學管理力度,按照種子質量管理要求,嚴格執行親本種子精選、包衣流程,引進先進精選機,高效去除雜粒、碎粒,確保加工出的種子達標。同時邀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親本種子包衣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科學配比包衣劑,使種子包衣效果達到最佳。
加強營銷體系建設
讓金象種子飛入尋常百姓家
根據市場需求,金象種業適時組建營銷團隊,通過打造“四大體系”,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優質的金象種子送入千家萬戶。一是打造1+N客戶推廣體系。通過市場走訪,深入客戶終端調查與溝通,結合客戶實情配置適合的品種分級營銷網絡體系。二是搭建產品精準定位體系。實施品種差異化定位、市場區域化定位、目標種植群體定位、品種目標市場定位、品種賣點精準提煉定位、區域市場產品營銷措施定位,根據品種表現和客戶需求,精準銷售。三是完善客戶服務體系。公司開通了400-9999-656免費服務電話,24小時接聽客戶及農戶反饋的信息和需求,在線指導農戶玉米種植技術,為各地農戶解決種植難題。四是建立產品定價體系。通過嚴格的財務核算體系設計銷售價格,在確保企業利潤的前提下,讓利于市場、讓利于農民,確保農戶以最合理的價格入手最優質的玉米種子,讓“物美價廉”照進現實。
山東中林東平湖發展有限公司
精心育好一條“魚”
近日,走進山東中林東平湖發展有限公司“四位一體”生態循環農業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向池塘內的黃河鯉魚親本注射催產素,該環節是進行首批黃河鯉魚人工繁育的關鍵一環。公司首次培育黃河鯉魚魚苗可達500萬尾,這是中林東平湖在種質資源保護進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黃河鯉魚是生活在肥沃黃河水中的一種野生名貴魚種,紅尾金鱗是它與別的魚種最明顯的區別,在歷史上曾作為皇家貢品,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对娊洝访枋鳇S河鯉魚:“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清稗類抄》中說:“黃河之鯉甚佳,甘鮮肥美,可稱珍品。”而在民間,“無鯉不成席”的說法廣為流傳,鯉魚成為了民間各種宴席不可缺少的美味;“鯉魚跳龍門”更是形象表述出了黃河鯉魚逆水而上的生活習性……大量史料、傳說表明,黃河鯉魚在北方深受社會各階層的認可,文化底蘊深厚,名貫古今,堪稱食之上品。
黃河鯉魚的基因堪稱黃河的“生態密碼”,與黃河的水文環境相匹配,是經過成千上萬年才形成的種質資源。正宗的黃河鯉魚具有“金鱗赤尾、體形梭長、色彩艷麗,無土腥味”等特點,特別是在2001年6月,我國原農業部專門批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黃河鯉魚》(SC 1043-2001),為一條魚而專門設立行業標準,該標準的頒布為大眾辨認黃河鯉魚提供了依據。
歷史上,東平湖作為自然滯洪區時,因與黃河相通,每逢汛期都有大量的黃河鯉魚進入東平湖內,人們在這一帶捕撈的黃河鯉魚特別多,而且肥大、鮮美。如今,由于黃河水流逐年變小以及過度捕撈、水質污染、外來物種入侵等多重因素疊加,讓黃河鯉魚陷入了生存危機,黃河鯉魚的產量也已大大減少了。
加強原生魚苗撫育
維護湖水生態平衡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苗種是水產養殖的“芯片”。為保護東平湖原生魚類,中林東平湖公司堅定中林集團新發展階段下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目標,積極落實當地政府建設“30萬畝生態漁業”的規劃部署,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成立了東平湖原生魚種撫育和復壯項目工作專班,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對東平湖原生魚(包括青魚、草魚、烏鱧、鯉魚、子陵蝦虎魚、鳑鲏,麥穗魚等)進行保護性選種、繁育,為東平湖生態環境修復及魚類資源恢復作出中林貢獻。同時,公司啟動黃河鯉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課題,組織工作人員進行重點技術攻關,通過建立以營養強化和溫度調控為主,催產素為輔的種魚生殖調控體系,促使其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性腺同期發育成熟,形成一套完整的東平湖黃河鯉魚親本引進、暫養、培育、供應的人工養殖模式,提高黃河鯉魚的受精率、成活率。
此次黃河鯉魚繁育的成功,一方面,向社會提供優良的黃河鯉魚原種親本和苗種,打造東平湖生態魚品牌,提升漁業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向東平湖增殖放流黃河鯉魚原種,復壯東平湖黃河鯉魚種群,對提高湖內原生魚類種群豐度和維持生態系統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無農不穩,農以種為先。種子安全事關糧食安全、國家安全,中林集團將嚴格落實“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的時代戰略,心懷“國之大者”、重視科技賦能、實現種源可控,凝心聚力寫好種業大文章,讓種業裝上更多“中國芯”,讓“中國糧倉”更加殷實,“中國飯碗”端得更牢,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種子屏障。